南京市教育局近日出台的2014年中考改革过渡方案,对明年的中考科目、考试场次和时间以及考试方式都做了一定调整。虽然取消了初二年级地理、生物“小中考”,让师生家长减负不少,但对比以往考试惯例,大家又有了新的担忧。两天考完7门会不会很赶?孩子从未试过电子器械考查,第一次会不会因为不适应而影响发挥?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,市教育局在11月25日出台了配套此过渡方案的细化措施。
关于考试时间
问:时间缩短来不来得及答题?
往年的南京市中考,考生需要在3天内完成7厂考试,而改革过渡方案取消了地理和生物的“小中考”,改为在2天内完成6场考试。虽然地理生物成绩不再计入中考总分,考试战线也整体缩短了一截,但家长们无法确定这种双重缩减是否能真正减负,“两天7门排的满满当当,很多科目还缩了单场时间,答题会不会更密集?孩子考试心理会不会受影响?”
答:试卷容量也会按比例减少
对此教育局表示,过渡方案在压缩中考全程和分场考试时间的同时,也将试卷的内容按比例相应减少,试卷的难易程度分配也随之有所调整,参考很多城市的类似考务安排经验,学生是可以进行正常考试的。
关于考试内容
问:连考两门会不会忙中出乱?
除了质疑中考整体的时间和场次分配,很多家长也对下午连考两门颇有意见。有家长表示,物理和化学都是重头戏,放在一个下午考完,万一孩子状态不佳,“会很影响后面的发挥。”还有家长计算了一下,考试需要提前10分钟进场,两场之间很多孩子还需要上厕所,“30分钟的中场休息真的够吗?尤其英语闭卷考完后又是思想品德政治和历史的开卷合考,孩子还得拿资料,万一拿错了或者没找到怎么办?”
答:会提前仿真训练“节奏”
市教育局表示,相关部门已在考务安排上做出了细致布置,各考场内还会设置专门存放开卷考试资料的区域,学生休息和拿资料,监考老师密封试卷等可以保证此时间内完成。而市内各个学校也会利用初三下学期的模拟考试等,对学生进行进场时间、交卷收卷等方面的仿真训练,帮助他们适应改变后的节奏。
关于体育测试
问:体育智能测算影响发挥吗?
之前教育局在公布过渡方案时曾有介绍,将在体育考查中引进电子器械,尽量减低原本人为测算造成的数据误差。但一些家长却存在着担心,“以前都习惯了人工测算,平时练习也是这么来的,一下子换成没见过、不熟悉的电子仪器,孩子抓不住要领怎么办?
答:辅助电子器械将尽快进校园
过渡方案实施后的体育智能化测试,指的只是测试手段的变化,比如跳绳时原本由监考老师记录考生跳绳次数,而以后变成由电子仪器计算,但这并不会干扰考生的测试本身,反而会因为科学的智能化,堵住人为操作而造成的漏洞。此外,为了让学生提早熟悉这些辅助的电子器械,教育部门也会尽快安排这些新器材走进学校。